夏季高温来袭,持续高温易引发致命性疾病——热射病!
一、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并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二、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热射病?
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可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又称经典型热射病)。
(1)经典型热射病主要由高温和(或)高湿环境引起,通常没有剧烈的体力活动。
常见于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者及服用某些特殊药物的人群。例如老人舍不得开空调、孩子被遗忘在车里等引发的悲剧都属于经典型热射病病历。
展开剩余82%(2)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常见于建筑工人、快递员、运动员、消防队员、交警、部队官兵、穿着厚重服装的演艺人员等户外劳动作业者。
三、热射病的常见症状
1.超高体温:患者核心体温(直肠温度)多持续在40℃以上。
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与普通中暑重要的鉴别要点):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突然发作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意识和精神状态紊乱,包括判断力下降、胡言乱语、行为怪异、谵妄、嗜睡、躁动、抽搐、癫痫发作、昏迷等。
3.其他症状:头痛、恶心、皮肤发红、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肌肉痉挛或无力。
四、如何发现热射病,如何急救?
1.脱离高温环境:尽快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或空调房间,解开衣服散热。
2.迅速降低体温:用凉水擦拭患者的身体;用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患者颈部、腋窝及腹股沟部。
3.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患者意识不清或肌肉抽搐,应防止舌咬伤。不要在患者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试图给患者喂水。如果患者呕吐,翻转患者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
4.及时转运就医:热射病极易危及生命,应在实施紧急救治措施的同时,及时将患者转至医院做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五、如何预防热射病?
1.关注天气预报及高温预警,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出门。
2.户外工作者应合理分配作业和休息时间并做好防护。
3.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尽量待在凉爽通风的室内,合理加减衣物。
4.儿童在户外玩耍时尽可能待在阴凉处。
5.及时主动、多次、适量补充水分,不要感觉口渴才喝水。
6.留意早期中暑症状,如头晕、口渴、乏力等,如果不适,请及时就医,避免加重中暑症状。
六、对热射病的认知误区
1.热射病与普通中暑一样
不同于普通中暑,热射病会出现严重的体温升高,并伴随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抽搐、昏迷等,如不及时妥善救治就会造成死亡。
2.热射病自行在家降温就行
热射病死亡率高且高热机制不同于普通发热,盲目口服布洛芬及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物非但无效,反而会加重病情,一旦出现热射病症状时,不要犹豫,及时拨打120送医。
3.不出门就不会得热射病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儿童、孕妇等体质较弱人群,长期待在闷热、不通风的室内或穿衣过多,也会因散热失衡而致热射病。
4.只有夏天才会得热射病
特殊工作人群,如消防员面临重大火灾、工人在高温厂房内长时间工作、蒸桑拿等,均会存在得热射病风险。
5.测量体温不高,就不是热射病
热射病通常需要测量核心体温(接近直肠温度),仅通过测量腋温来判断体温不高,并不能排除热射病。
佳木斯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守正创新,传承中医经典,中西医结合,充分应用现代技术,努力探索出一条中西医结合高效治疗的道路,采用中西结合方法诊断和治疗肺部常见病、多发病,如肺小结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疾病、肺癌、肺炎、难治性肺炎、气胸、胸腔积液、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科室中医特色优势有:
1.刺络放血、穴位刮痧拔罐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外感发热、肺热证。
2.间质性肺疾病(肺纤维化)病证结合个体化治疗。
3.体质辨识与调畅气机相结合防治肺结节。
4.慢性气道疾病的中医全程管理:急性期早缓解、缓解期防复发、延缓肺功能下降、提高生活质量。
5.中药临方加工(丸剂、散剂、膏方、胶囊剂)。
6.中医肺康复技术。
科室中医特色技术有:穴位注射疗法、穴位埋线疗法、隔物灸培土生金法、中药离子导入降气化痰法、伏九贴、止咳贴、退热贴、药罐、艾灸、泥灸、热敏灸、耳穴压豆、各类茶饮及沐足散等。
科室全面开展经支气管镜介入诊疗技术,包括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电子支气管镜下气道内肿瘤电圈套术、冷冻治疗、氩气刀切除术、气道内出血封堵术、气道狭窄球囊导管扩张术、气道内超声检查、气道内异物取出术、肺炎置管术、气道内支架植入术、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氩氦刀靶向消瘤术等。
监审:周 妍
审核:高吉琳
编辑:任钟琦
发布于:北京市富豪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